当前位置:首页 > 新车行情 > 无论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都是宁德时代的时代

无论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都是宁德时代的时代

8月16日,宁德时代发布又一款创新电池产品——神行超充电池,行业首次在磷酸铁锂材料上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充体验。这也预示着宁德时代未来在继续保持三元电池优势的同时,还将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重点发力,与钠离子电池、M3P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一道,实现全技术路线的领先。

让磷酸铁锂电池实现4C超充

神行超充电池能够实现4C超充,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这样的充电速度已经可以媲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对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神行超充电池还是基于磷酸铁锂材料研发的,在实现4C超充的同时,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也得到了保留。

在当下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个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上,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及技术的限制,前者在超充上的性能表现是不如后者的。

事实上电池充电就是锂离子从正极运动到负极的过程,而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采用的系列技术就是为了加快这一过程。

宁德时代在电池正极中用纳米化的材料搭建超电子网,降低锂离子脱出阻力,同时对石墨表面进行改性,提供丰富的锂离子交换所需要的活性点位,增加锂离子嵌入通道并缩短嵌入距离,还有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超薄SEI膜的优化,都能够降低锂离子运动阻力。

无论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都是宁德时代的时代

另外,神行超充电池还使用了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实现快充与续航的完美平衡。

全面而均衡是神行超充电池的最大优势

宁德时代将新电池命名为“神行”,其命名原则一是要让所有人能感知到“快”,二是品牌要平易近人,要有亲和力。但实际上,神行超充电池的优势不止于此。

首先是全温域闪电快充能力。由于磷酸铁锂材料有着低温性能不佳的天然缺陷,宁德时代就在神行超充电池上全面导入了电芯温控技术,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快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即使在-10℃低温环境下,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这对于中国北方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是极度友好的。

神行超充电池还能实现700km以上的长续航。在整包结构上,神行超充电池在CTP3.0无横纵梁、端板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一体成组技术,实现了结构上的再次突破,最大化发挥整包空间利用率。

在电池安全方面,除了磷酸铁锂材料本身的高安全性之外,神行超充电池还通过改良电解液基因和配备高安全涂层隔膜,进一步减少电池产热、提高耐热,同时通过智能算法对电芯内部全局温场进行实时准确的计算和管控,在超充的同时大幅提高电池安全性。

由于以上优势同时存在,可以说神行超充电池是一款全面而均衡的革命性产品,重新定义了磷酸铁锂电池。

全技术路线领先,都是宁德时代的时代

宁德时代连续6年全球装机量第一,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都是宁德时代的基本盘,在技术研发上也是在全方位推进。

在三元锂电池市场,宁德时代率先突破高镍三元的技术瓶颈,在兼顾安全性能的同时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新的高度。800km、1000km……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

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宁德时代此前主要是在电池结构方面创新,电池材料创新方面外界知之甚少。从宁德时代的行事风格来看,也是在真正有了可以量产的技术成果后,才会正式对外公布。

但事实上伏笔早已埋下,早在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还是三元锂电池主导之时,宁德时代就曾透露其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能够实现4-5C的超级超充。

而今宁德时代的技术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以超电子网正极技术、二代快离子环技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了磷酸铁锂极限,打破磷酸铁锂的刻板印象,真正做出了神行超充电池。

不仅如此,神行超充电池将在2023年底就实现量产,明年一季度消费者就会买到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电动车。快速量产背后的秘诀,是宁德时代业界领先的极限制造能力,其灯塔工厂更是行业标杆。

除了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宁德时代的全技术路线也在其他材料方向加速推进。今年上海车展,宁德时代发布了创新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目前凝聚态航空电池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同时宁德时代还将推出车规级应用版本,可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钠离子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4月也已官宣其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并与奇瑞合力打造全新电池联合品牌ENER-Q。

宁德时代的巨量增长新空间

当前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装车量的比例已接近7:3,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超充难题,还将进一步助推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同时也将助力实现宁德时代在不同材料的电池应用上全面领先。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452.6万辆,同比增长41.7%,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9%,市场已经进入大众用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在性价比上的优势,对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成本将产生直接影响,这也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