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车企排名:前四强都是自主
- 精选好车
- 2024-03-18
- 65848
作为传统的春节月,2月份的汽车销售情况虽然不及正常月份那么欣欣向荣,比如2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就只完成了130万辆的销量贡献,同比下滑了19.4%,绝大多数的车企都挂上了负增长的警示。
一方面是销售日期减少的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则是去年年底和1月份的价格战,透支了不少销售需求,使得这个2月整个车市蔓延着低迷且紧张的气氛。
当然即便是如此糟糕的市场行情,依然可以找到很多令人欣喜的亮点,比如2月份的车企前三强均被自主品牌霸占,而且三强的位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奇瑞破天荒地拿下了车企销量冠军,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和吉利,而且这三家是所有车企中唯一销量破10万辆的存在。
自主五强的长安和长城,在2月份拿下了第五和第七的位置,前者表现有些低迷,同比出现了28.2%的下滑,后者则相对稳定,较为罕见地出现了18.6%的同比增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日系车企没有一家进入车企十强,或许与日系车企在春节期间的销售政策有关。数据显示,日系表现最好的车企广汽丰田,单月销量只有4万辆,同比下滑达到36.7%,而表现更糟糕的当算东风本田,2月销量只有2.6万辆,甚至还落后于赛力斯汽车。
或许最应该紧张的是上汽通用,2月份上汽通用的批发销量只有1.3万辆,同比下滑80%,基本上沦为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同样的水平,要知道这可是一家年销百万辆级的车企,如此一来,今年上汽通用跌破百万辆大关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说2月份的市场表现具有相对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可以将1-2月份综合起来看,作为2024年开年2个月的成绩,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企业今年全年的气势和走势。
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前两个月,自主品牌的势头比想象中要快了不少。比如车企前四强,都已经全部是自主车企,这可以说是历史性时刻。
但车企前四强的排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去年全年,比亚迪拿下了车企销量冠军,但是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的批发销量只拿到了第三,奇瑞和吉利则依托海外市场和新产品的上量,拿下冠亚军。不过三者的销量相互之间也咬得比较紧,因此前两个月的销量排名在全年的市场表现中一定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特别是对比比亚迪而言,前两个月累计批售销量下滑了5.6%,这也意味着去年比亚迪为了完成300万辆的销量目标,确实给经销商批发了更多的汽车。今年年初,为了给经销商减负减少批发数量,也是为整个销售体系的健康度着想。另一方面,比亚迪在2月份全面开启了价格下调的措施,这也有利于经销商对库存进行消化。
合资的遭遇可能在1-2月份表现得更加极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已经跌到第五和第六了,东风日产回归确实有点意外,毕竟其去年全年都没有进入前十强。当然东风日产的上位也与竞争对手相关,比如之前前十的常客上汽通用,因为2月销量的滑铁卢,前两个月甚至没有进入到车企前十五强。再比如丰田本田系的车企,基本上无缘前十强,同样这也给豪华品牌宝马提供了进入车企前十强的机会。
由于多家合资车企在今年1-2月份批发销量出现较大问题,直接导致了2月份和前两个月各系别的市占率和份额的变化。
其一是自主车企的份额正式来到了60%的区间,相比同期约增加了10个百分点。月销破万的自主车企有14家。不难理解,多家自主车企在纯电、插混、增程等新能源赛道上发力,逐步与合资品牌拉开差距。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批发渗透率逐步走高到34.5%,其中主流合资品牌的渗透率仅为7%左右,自主车企的渗透率达到了45%,而豪华车因为诸多新势力的加入,渗透率来到了37%。
当然自主的领先不仅仅在于新能源赛道,在传统的油车市场,吉利、奇瑞、长安等主流市场的核心产品,也基本上开始吞噬合资品牌的市场,很多同级细分市场的产品,合资品牌的终端成交价格已经开始低于自主品牌。
虽然都说合资品牌式微,相对而言德系车因为有BBA的存在,以及宝马和大众新能源的助攻,其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前2个月市场份额从同期的20%下滑到17.5%,实际上这已经是德系品牌最好的表现了。
接下来,德系的份额可能不会进一步降低了,因为BBA一定还会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从传统的燃油车到新能源,大众也会进一步夯实南北大众在燃油车和新能源上的竞争优势,无论是终端降价还是产品更新。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安徽,也将在今年开始发力,大众与众的新车申报图已经放出来了。
日系的糟糕目前还没有结束,由于2月份日系销售策略的问题,让日系品牌的全月份额降低到了12.8%,前两个月的份额也仅有13%的水平,较去年同期下跌2个百分点。
还是那个观点,日系车经济省油的优势在国产新能源面前已经不值一提,再加上中国品牌势头的增长,爱国情怀的进一步扩张,对日系车企的考验还将进一步加剧。
为此,日系车企正在寻求新的生存方案,丰田早已和比亚迪合作了,产品也已经推向市场;比如本田和日产已经宣布在华减产,以为此体系的健康运转。同时本田和日产也宣布了联合,将开始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合作,涉及汽车软件平台、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核心部件采购等。
美系车的情况更为糟糕,2月份的份额只有6.9%,前两个月的份额已经跌到了6.5%。油车时代领跑全球车市的福特和新能源时代领先的特斯拉,似乎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失语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腹背受敌,产品力并不新的两款产品,被市场一众迭代快速的新产品挤压得厉害。另一方面是通用和福特市场表现愈加拉胯,单月销量仅有1万多辆,不断被自主车企侵蚀,美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
行业的内卷还在继续,新年开年以来的价格战始终没有停歇,另外还有如高合这样的车企逐步陷入困境,越来越多尾部企业开始感受到行业的寒气,而这应该就是行业竞争洗牌的新常态。